李治和李世民什么关系 李世民碰过武则天吗

李世民与李治是父子关系,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,母亲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,是嫡三子。 当时唐玄宗李世民选太子之位中意的是太子李承乾,但李承乾恃宠而骄,沉迷美色,不务正业,甚至还...

李世民与李治是父子关系,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,母亲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,是嫡三子。

当时唐玄宗李世民选太子之位中意的是太子李承乾,但李承乾恃宠而骄,沉迷美色,不务正业,甚至还曾密谋造反,让李世民大为震怒。

之后李世民原本是要立李泰为太子的,可是李泰利用李元昌恐吓李治,不让他参与争夺太子之位的事情,这件事最后让李世民知道了,让李世民非常的生气。

扩展资料

当时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还有其他原因。当时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儿子,和庶子们比,具备优先权。也对李治知根知底,是个仁孝之人,如果他接班,嫡子们都能善终,所以才立李治为太子,后来顺利继位。

李治当皇帝后下令归还了曾经国家多占了百姓的田地,并多次开义仓赈灾和赦免天下租赋。李治为人慈祥、低调、俭朴,不喜欢大兴土木,下令皇后身体力行做出表率,带头植桑养蚕,鼓励民间勤劳致富。高宗被称为好皇帝,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民,他要求大臣们恪尽职守,问以百姓疾苦,后来唐朝渐渐恢复了元气。

李世民碰过武则天吗

他们两人是夫妻关系。

贞观十一年(637年)十一月,武则天十四岁时,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她仪容举止美,召她入宫,封为五品才人,赐号“武媚”,后世讹称武媚娘。

但武则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,做了十二年的才人,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。但在李世民病重期间,武则天和太子李治开始建立了感情。

扩展资料

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、即位年龄最大(67岁)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(82岁),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“吕武”。

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。十四岁时,进入后宫,为唐太宗才人,获赐号“武媚”  。唐高宗时封昭仪,后为皇后,尊号“天后”,与高宗并称“二圣”。高宗驾崩后,作为唐中宗、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。

李世民与武则天什么关系

两人是夫妻关系,李世民是武则天的前夫。

武则天和李世民:

贞观十一年(637年)十一月,武则天十四岁时,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她仪容举止美,召她入宫,封为五品才人,赐号“武媚”,后世讹称武媚娘。武则天入宫前,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:“侍奉的圣明天子,岂知非福?为何还要哭哭啼啼、作儿女之态呢?”

但武则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,做了十二年的才人,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。但在李世民病重期间,武则天和太子李治开始建立了感情。

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,李世民驾崩,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,但她与新即位的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。

扩展资料

王皇后为了分散李治的心思,打击萧淑妃,王皇后就对李治提出来,要不把那个庙里出嫁的尼姑武则天给接到宫里来吧,这样作为皇帝的李治就不用偷偷出去和武则天约会去了。

李治当然愿意这样做了,其实他很早就想把武则天给接回来了,只不过碍于面子,怕皇后不答应,没想到皇后竟然自已提出来了,这让李治很是喜出望外。

等李治把武则天接到宫里之后,武则天慢慢的得宠了,在她得宠之后,她又把对她有威胁的王皇后和萧淑妃给处死了。

因为王皇后和萧淑妃死了,李治没有了皇后,就这样武则天又成了李治的皇后,她还为李治生了三个儿子,两个女儿。

这时候武则天又从唐太宗的小老婆变为了唐太宗的儿媳妇。所以说唐太宗即是武则天的丈夫,又是武则天的老公公就是这么来的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武则天

640d679e16881.jpg

李世民比李治大几岁

 唐太宗李世民(599年1月23日-649年7月10日,享年52岁),武则天(624年2月17日-705年12月16日,享年82岁),637 年(唐太宗贞观十一年),武氏以美貌应召人宫,始为才女,赐号武媚,时年14岁。649年,太宗死,入感业寺别发为尼。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,决计利用武媚的美貌,转移高宗对萧氏的厚宠。遂令武氏暗中蓄发,献给高宗,封为宸妃。翌年生是长子李弘,晋为昭仪。655 年,王氏被诬以杀死小公主的罪名,废去后位,立武氏为皇后。此后又生了三子一女:李贤(章怀太子)、李显中宗)、李旦(睿宗)和太平公主。足见其专宠之地位。 武氏自立为皇后之后,开始参预朝政,与高宗并称“二圣”。683 年,高宗死,李显继位为中宗,尊武氏为皇太后,由太后临朝称制。翌年,废李显为庐陵王,立李旦为睿宗,武太后掌实权。690 年,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,改国号为周,改元天授,史称“武周”。 705 年,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,拥立中宗复位,尊武氏为“则天大圣皇帝”。同年冬,武氏死,享年82岁,遗诏“去帝号,称则天大圣皇后。” 唐高宗李治(628—683,享年56岁)。 无字碑上为何无字,民间出现了三种说法。

第一种说法认为,武则天立“无字碑”是用以夸耀自己,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。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,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,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。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,也有二十一年。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、杰出的女皇帝。她在政治上打击豪门世族,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,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,抑制了豪门垄断;她奖励农桑、兴修水利,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,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,民户数不断增长;她知人善任,破格用人,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,并虚心纳谏,职是之故,“累朝得多士之用”。她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,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。总之,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,在她统治期间作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,稳固和发展了“贞观之治”,把历史推进一大步,并对后来“开元之治”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。

第二种说法认为,武则天立“无字碑”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,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。第一,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,从地位较低的“才人”,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,最后窃居皇位。第二,培养党羽、建立宫廷奸党集团,并打着李唐“朝廷”的旗号,消灭异己。第三,任用酷吏,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。第四,唐初社会经济发展呈马鞍形,而武则天当政时处于最低处。第五,在其当政期间,曾失掉了安西四镇,危害了国家的统一。职是之由,武则天无法为自己立传,而只能以“无字碑”来为后世定基调。

第三种说法认为,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,立“无字碑”是聪明之举,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,这是最好的办法。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,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。武则天当政期间,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,仍在继续;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,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;就“纳谏”和“用人”这两点,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士,为之赞叹不已。但是,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。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,任用“酷吏”,也曾滥杀无辜,崇信佛教,奢侈浪费。特别是统治后期,朝廷政治日趋腐败,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。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,还政于唐中宗,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,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,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,因此决定立“无字碑”,由后人去评价。

武则天比李治大多少岁

武则天与李治相差四岁。

武则天624年生于并州文水,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。唐高宗时为皇后,尊号为天后,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,后自立为武周皇帝,705年退位以后,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。

唐高宗李治生于628年,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,中国唐朝第三任皇帝,其母为长孙皇后,为嫡三子。631年封为晋王,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,才于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,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,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。

高宗晚年把政事委托给武则天的原因

一是由于他的身体状况不佳,晚年“苦风眩头重,目不能视”,患有类似今天的高血压、青光眼之类的疾病,不能不倚靠他人处理国政。

二是因为武则天自身素质高,而且与高宗在许多政事处理上观点相同,从而取得了高宗的信任。再说,唐朝世风开放,女性参政的阻碍相对较弱,所以高宗委政于她并不稀奇。也就是说,武则天参与朝政应该是出于高宗的意愿,并非如历史上评价的 “专作威福”。

高宗虽然委托政事于武则天,但不是完全放任。在他身体允许的情况下,一直亲自处理国政,即使到了弘道元年(683年)三月,即临死前的几个月,仍然关注朝廷宰相的任职状况,并罢免了欺凌舅家的宰相李义琰。

与此同时,他还常常命令皇太子监国,代他处理国政,而不是完全依赖武则天一个人。所以,在高宗活着的时候,不存在武后把持朝政,一手遮天的情况。

  • 发表于 2024-02-27 07:26:09
  • 阅读 ( 181 )
  • 分类:城市贴吧

0 条评论

请先 登录 后评论
浏览:51
浏览:51

92 篇文章

感兴趣的文章

相关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