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险看得见 城市更安全 全球速读

在合肥清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,工作人员正在装配和调试传感器。 (资料图) 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,安全监测中心的大屏幕上,压力等数据实时监测。 近年来,我省全面推进城...

在合肥清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,工作人员正在装配和调试传感器。

20220610102323808.jpg(资料图)

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,安全监测中心的大屏幕上,压力等数据实时监测。

近年来,我省全面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,让基础设施安全风险可防可控。目前,2022年一期工程已经完成,二期工程今年全面启动,将进一步拓展场景应用范围,到2025年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面覆盖。

从“看不见”到“看得见”

——科技赋能 打造风险立体化监测网

不久前,在合肥市跨南淝河大桥上出现惊险一幕,出城方向全部被渣土车等重型车辆阻塞。而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全监测中心内,监测设备上显示,该桥梁压力数据出现大幅波动,设备随即发出数据异常的报警。工作人员及时将险情向相关部门反馈,交警立即赶赴现场排查疏散交通,避免了引起桥梁超限偏载险情,甚至可能引发的严重事故。

“以往的桥梁检测一般一年或一年以上视安全状况进行,通过在桥梁上安装加速度计、挠度计、移传感器等十几种传感器设备,实现了压力等数据实时监测,确保桥梁处于安全运行状态。”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全监测中心副主任李舒介绍,合肥市已有50多座市政公路桥梁纳入到合肥城市生命线的监测运管体系中,实现了24小时的动态监测,确保风险及时预警并精准防控。

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的园区内,一座“迷你版”桥梁也十分引人注目。“这是我们的桥梁安全监测实验平台,根据实桥同步缩小建成,在桥梁上共安装了140多个不同类别的传感器。”李舒告诉记者,该平台具有20余种桥梁典型风险的场景模拟复现能力,可用于安全预警模型研究、监测系统综合测试等工作。“目前监测中心已经对全省300多座桥梁实现了24小时的动态监测,确保风险及时预警并精准防控。”

城市燃气、桥梁、供水、排水、热力、电力、电梯、综合管廊、输油管线等等,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,被形象地称为“城市生命线”。为加强“城市生命线”安全管理,合肥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建成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,探索以智慧防控为导向的城市安全发展新模式,监测运行“一张网”,实现各类型城市生命线监测运行状态透彻感知、智慧分析、精准处置。

聚焦城市安全重点领域,我省有序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。目前,我省城市生命线一期工程已经完成,基本覆盖16个市燃气、桥梁、供水、排水防涝等4大领域。

“目前我省已经建成全国首个省级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平台,各设区市均建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网,形成城市生命线安全‘1+16’运行体系,构建全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测网,实现对燃气、桥梁、供水、排水防涝等风险可见可知可控。”省住建厅城市建设处处长赵新泽表示。

截至目前,全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工程共完成投资24.5亿元,覆盖16个设区市建成区,监测燃气、供水、排水等地下管网2.8万公里、桥梁325座,基本实现主城区重大风险全覆盖。其中,合肥城区及所有县(市)全部进入运行阶段,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域全覆盖。截至2023年3月底,省级监管平台累计接收3级以上预警信息740起,及时排除了险情。

从“科研成果”到“产业集群”

——汇聚要素 抢抓安全产业发展机遇

随着监测技术日趋成熟,应用场景不断拓展,城市生命线安全正加速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。

“你知道吗?1200万次火灾预警中,只有300多起是真实火灾。”辰安天泽是清华大学合肥研究院的孵化企业,专注于火灾风险安全治理。据企业技术负责人韩丽介绍,当前消防探测器误报率很高,基于行业痛点,企业研发了多探测器时空耦合火灾场报警技术,通过烟气在不同建筑结构里的蔓延规律,提升火警真警在线识别能力,确保第一时间响应,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。

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内,这样的成果孵化单位还有很多。记者来到园内企业合肥清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,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传感器的装配和调试。

“这是我们研发的激光燃气传感器,去年6月底投产,目前出货量近4万套,产值3000多万元。”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传感与装备中心副主任、清芯传感总经理殷松峰介绍,目前该公司正在规划建设第二条生产线,并且向家用燃气传感器进军。

产业化的春风正在到来。目前,我省已集聚一批产业链重点企业,在风险监测预警、安全防护防控、应急处置救援、安全服务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。去年,40家产业链核心企业共实现产值51.54亿元。省外已拓展北京怀柔、天津、深圳、成都、西安等45个市(区),并在11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城市设立“城市生命线社会化服务中心”,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。推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,新签约精测智控安全监测物联网设备产业化、中科中涣新能源安防及信息化系统等项目22个,总投资21.91亿元。

日前,由应急管理部、安徽省、清华大学、京东科技、科大讯飞等共同组建的城市生命线产业发展集团(安徽)有限公司已经成立。作为省、部、校、企共建的“国家队”,该公司将围绕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数据云平台、监测服务、生态培育等核心业务,构建面向政府、企业及家庭的产业互联网平台,组团输出城市生命线技术、产品、方案和服务,实现产业化发展战略,培育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集群高地。

从“合肥实践”到“安徽样板”

——深化场景 担当城市公共安全“使命”

未来,加快应用场景覆盖,将成为我省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。“今年我省将推进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建设,继续完善城市生命线安全一期工程,拓展燃气用户终端、瓶装液化石油气、水环境治理,以及消防、电梯、窨井盖、热力、综合管廊、轨道交通、城市照明等领域。推动城市生命线向县(市)延伸,打造全省广域覆盖的风险感知立体网络。”赵新泽表示,下一步,我省将着力深化城市建设运行管理等场景应用,推动城市生命线产业在全国市场加快布局,聚力打造城市安全发展“安徽样板”。

此外,依托部省校合作的方式,我省还将推进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战略合作,共建“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发展样板区”,同时创建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安全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,完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标准体系,健全省、市、县三级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服务体系。

在产业集群布局方面,我省将以城市生命线产业集团为主体,加快全国市场布局,联动合肥等市错位产业布局、协同发展,加快培育龙头企业、上市企业,打造辐射全国的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优势集群。

加快城市生命线在全国推广应用,合肥市超前谋划,率先将城市安全产业作为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,成立由市长领衔的推进城市安全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,高位推进产业发展和示范推广。

根据今年印发的《加快推进城市安全产业发展工作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,合肥市将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城市生命线产业基金,构建“基金+产业”城市生命线推进模式。组建城市生命线产业集团公司,围绕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的数据云平台、监测服务、生态培育等核心业务,构建面向政府、企业及家庭的产业互联网平台,组团输出城市生命线技术、产品、方案和服务,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产业化之路。深度挖掘电梯安全、消防安全、环境安全、安全文教等细分产业,构建以生命线安全云、消防安全云“两朵云”为牵引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推广模式,推进商业模式由“卖产品”向“场景拓展、服务集成”转变。目前,消防安全云服务已在全国80多个城市落地,覆盖超过12万家企事业及九小单位,监管设备超816万套,接入面积超8.5亿平方米,保险保障金额超84亿元。

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合肥市将继续在工程建设上作示范,全面实施城市生命线三期工程,推动向消防、电梯等更多领域拓展覆盖,加快城市安全云、消防安全云“两朵云”建设,实现风险隐患全领域、全过程、全时段监管;在创新能力上再提升,在技术攻关上求突破,加快将技术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。

(本报记者 范克龙 本报见习记者 许昊杰 文/图)

  • 发表于 2024-02-28 09:06:38
  • 阅读 ( 86 )
  • 分类:二手水吧

0 条评论

请先 登录 后评论
不才
不才

411 篇文章

感兴趣的文章

相关问题